電子產品影響兒童腦部發展 美國研究:日看熒幕2小時語文邏輯能力較差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8/12/12 10:4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6

分享:

分享:

美國研究指,每日看電子螢幕2小時的小朋友語文能力及邏輯能力較差。

在小朋友哭鬧時,不少家長都會用智能手機作「電子奶咀」。美國一項斥資超過20億港元的最新研究指出,每天看電子螢幕2小時的小朋友語文能力及邏輯能力較差,而每日看電子屏幕超過7小時,更會令大腦皮質早熟。

每日用2小時 語文和邏輯能力較差

據《CBS廣播公司》新聞節目《60分鐘時事雜誌》報道,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的研究以每國4,500名兒童做對象,發現每天花2小時看螢幕的小朋友,在語文和邏輯測試中表現較遜色。

同一個研究亦發現,9至10歲的小朋友如每日使用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或電子遊戲超過7個小時,大腦皮質會出現過早變薄及早熟的跡象。皮質變薄應為10歲以後才發生的腦部發展過程。

研究員相信,觀看電子螢幕會促使腦部釋放令人上癮的多巴胺,有可能令小朋友出現強迫行為,如不停查看社交媒體更新等。大腦皮質屬腦部最外在部份,負責處理感官訊息。研究員暫未能確定這種變化屬好屬壞,但建議家長減子女使用電子設置的時間,特別是不足兩歲大的幼兒。

本港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袁孟豪接受《晴報》晴報訪問時指,大腦皮層變薄並非好事,或會影響小朋友認知能力及手腳活動能力。不過由於小朋友的大腦發展尚未成形,會受外圍環境影響,未有證據證明長期玩手機會直接導致大腦皮層變薄。

兒童未能將平面世界知識轉化

現時很多家長會將電子產品取代傳統玩具,但研究人員強調兒童不能將在平板電腦上學到的知識,轉化到日常生活中。

例如小朋友在手機遊戲玩積木,即使你把真實的積木放在他們面前,他們也不會玩。他們不能把平面世界的知識,轉化到立體世界中。

是次研究斥資3億美元(23.4億港元),目的是要調查電子設備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,團隊接受《CBS廣播公司》時率先披露部份重要研究成果,其餘研究結果將於明年初發表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接受《晴報》訪問時指,若小朋友過分沉迷打機,會減少他們與外界接觸及溝通的機會,從而令社交能力下降及難表達自己。解難能力亦隨之下降,令個性變得孤僻及懦弱。他建議,如希望小朋友戒掉電子產品,父母應提供誘因讓孩子主動減少接觸,例如適當地給予獎勵,建立優質親子時間,如做戶外運動等。